民数记第6章逐节注解、祷读

Standard

【民六1】「耶和华对摩西说:」

【民六2】「『你晓谕以色列人说:无论男女许了特别的愿,就是拿细耳人的愿(拿细耳就是归主的意思;下同),要离俗归耶和华。」

【民六3】「他就要远离清酒浓酒,也不可喝什么清酒浓酒做的醋;不可喝什么葡萄汁,也不可吃鲜葡萄和干葡萄。」

【民六4】「在一切离俗的日子,凡葡萄树上结的,自核至皮所做的物,都不可吃。」

  • 神在吩咐百姓洁净营地的同时(民五1-31),又借着「拿细耳人」(2节)的条例表明,分别为圣不只是洁净自己,更是完全地「归耶和华为圣」(8节),甘心将自己献给神,这才是蒙神悦纳的「祭司的国度」(出十九6)的实际。
  • 「拿细耳人 נָזִיר」原文词根「נָזַר」的意思是「分别为圣、奉献自己」(2节),指一段时间或终生把自己分别为圣、专心事奉神的人。只有利未人才可以在会幕事奉,只有利未人中亚伦的子孙才可以担任祭司,但任何以色列人都可以奉献自己做「拿细耳人」,不论男女 (2)、 老幼 (撒上二18)都可以遵守比祭司更高的圣洁标准,成为神心意中「祭司的国度」(出十九6)。这正预表新约信徒都应当「将身体献上,当作活祭」(罗十二1),分别为圣事奉神,「是被拣选的族类,是有君尊的祭司,是圣洁的国度,是属神的子民」(彼前二9)。
  • 「酒」和「葡萄」制品(3-4节)都代表人生的享受。拿细耳人远离「酒」和「葡萄」制品,象征甘心放下合理、合法的属地喜乐,只求在神面前蒙喜悦。属神的人看待世上「万事」的标准,不是根据「万事」本身的好坏,而是根据「万事」是否会妨碍我们与神的正常关系。一切合情、合理与合法的事物,如果妨碍我们「得着基督」,我们就应当将它们「当作有损的,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。我为祂已经丢弃万事,看作粪土,为要得着基督」(腓三8)。
  • 埃及的酒通常用大麦酿制,而迦南地的酒用葡萄酿制。如果一切正常,此时百姓即将进入应许之地,所以神预告他们到了迦南地之后的情形。在圣经中有四个希伯来词与「酒」有关:
  1. 「酒 yayin/יַיִן」可以指一切经过发酵的葡萄汁(创九21),也可以指尚未发酵的葡萄汁(赛十六10;耶四十八33;哀二12),又被译为「清酒」(3节;利十9)、葡萄自核至皮「所做的物」(4节)。因此,在拿细耳人的条例中,葡萄汁也被算作「酒 yayin/יַיִן」。「清酒」通常可能用四分水对一分酒冲淡。
  2. 「新酒 tiyrowsh/תִּירוֹשׁ」意思是「新榨出的酒」(十八12;创二十七28;申七13),只用来指未经发酵的葡萄汁,又被译为「葡萄」(弥六15),是福气、恩典的象征(赛六十五8;耶三十一12)。
  3. 「浓酒 shekar/שֵׁכָר」原文是「会使人醉的酒」,指未经稀释的发酵饮料(3节),容易使人喝醉(诗六十九12),又被译为「醇酒」(二十八7)。
  4. 「醋 chomets/חֹמֶץ」可以指食用醋,也可以指酸酒(诗六十九21)。因为酒醋同源,葡萄汁中的糖分先发酵成酒精,酒精继续发酵就氧化成醋酸,所以变酸的酒就成了「醋」(3节)。

【民六5】「『在他一切许愿离俗的日子,不可用剃头刀剃头,要由发绺长长了。他要圣洁,直到离俗归耶和华的日子满了。」

【民六6】「在他离俗归耶和华的一切日子,不可挨近死尸。」

【民六7】「他的父母或是弟兄姐妹死了的时候,他不可因他们使自己不洁净,因为那离俗归神的凭据是在他头上。」

【民六8】「在他一切离俗的日子是归耶和华为圣。」

  • 「剃头」(5节)原文是「在头上经过」,表示连「修剪」也不行。圣经并没有解释为什么不可修剪头发,但不修剪的长发能让人一看就辨认出拿细耳人,成为拿细耳人唯一外在可见的「圣洁」(5节)标记。
  • 死亡是罪的结果,也是辖制人的权势,因此,神最憎恶死亡。拿细耳人的生活要让神居首位,就要与死亡有绝对的分别,甚至「他的父母或是弟兄姐妹死了的时候,他不可因他们使自己不洁净」(7节)。这是一个对付人属地感情的功课,拿细耳人头上的「离俗归神的凭据」,不住地提醒他是活在神的权柄之下,要重视属天的感情过于属地的感情。正如主耶稣所吩咐的:「任凭死人埋葬他们的死人,你只管去传扬神国的道」(路九60)。
  • 拿细耳人的圣洁要求超过了祭司,接近大祭司的标准。连祭司的头上也没有「离俗归神的凭据」(7节)。大祭司和祭司是进会幕值班前不可喝酒(利十9),但拿细耳人完全不可喝酒和葡萄制品。一般的祭司在近亲死亡可以哀哭,而大祭司与拿细耳人却不能哀哭(7节;利二十一2-3,11)。

【民六9】「『若在他旁边忽然有人死了,以致沾染了他离俗的头,他要在第七日,得洁净的时候,剃头。」

【民六10】「第八日,他要把两只斑鸠或两只雏鸽带到会幕门口,交给祭司。」

【民六11】「祭司要献一只作赎罪祭,一只作燔祭,为他赎那因死尸而有的罪,并要当日使他的头成为圣洁。」

【民六12】「他要另选离俗归耶和华的日子,又要牵一只一岁的公羊羔来作赎愆祭;但先前的日子要归徒然,因为他在离俗之间被玷污了。」

  • 「离俗」(4、5、7、8、9、12节)原文和大祭司头上的圣「冠」(出二十九6;三十九30;利八9)是同一个字,又被译为「冠冕」(利二十一12)。拿细耳人「离俗的头」(9节)就像大祭司头上的「圣冠」,是「归耶和华为圣」(出二十八36)的标志,是接受神权柄的记号,也提醒其他百姓,他们都应当归神「作祭司的国度,为圣洁的国民」(出十九6)。所以这头发不可被死亡所「沾染」(9节)。
  • 一般人触碰了死尸,「第七天就洁净了」(十九12),不必献祭。但拿细耳人则要在「第八日」(10节)照着赎罪祭的要求,献上「两只斑鸠或两只雏鸽」(10节;利五7),寻求神的重新悦纳。另外还要在「另选离俗归耶和华的日子」献上「一只一岁的公羊羔」作为赎愆祭(利五15),以弥补对神的亏欠,因为他的过失使神暂时失去了一位分别为圣的拿细耳人。
  • 「徒然」原文是「失败、不符合标准」,指之前做拿细耳人的时间无效了,必须重新开始。虽然拿细耳人并不是故意「在离俗之间被玷污了」,但斤斤计较、推脱责任并不是真正求神悦纳的态度。人若把责任推给环境或别人,实际上就是把责任推给使「万事都互相效力」(罗八28)的神。因此,我们只要犯了错误,就不必在人前辩解自己是无意、善意的,而应当承认错误的事实、承担错误的后果,重新寻求神的悦纳。因为我们今生所经历的各种错误、失败,都是神量给我们的功课。神允许我们一次又一次地犯错误,不是让我们对错误越来越麻木,在人前越来越善辩,而是要我们在对付肉体的过程中,生命越来越成熟、越来越蒙神悦纳。

【民六13】「『拿细耳人满了离俗的日子乃有这条例:人要领他到会幕门口,」

【民六14】「他要将供物奉给耶和华,就是一只没有残疾、一岁的公羊羔作燔祭,一只没有残疾、一岁的母羊羔作赎罪祭,和一只没有残疾的公绵羊作平安祭,」

【民六15】「并一筐子无酵调油的细面饼,与抹油的无酵薄饼,并同献的素祭和奠祭。」

拿细耳人可以是终身的,如参孙(士十三5)、撒母耳(撒上一11)和施洗约翰(路一15);也可以是有期限的,如保罗所许的愿(徒十八18;二十一23)。

【民六16】「祭司要在耶和华面前献那人的赎罪祭和燔祭;」

【民六17】「也要把那只公羊和那筐无酵饼献给耶和华作平安祭,又要将同献的素祭和奠祭献上。」

【民六18】「拿细耳人要在会幕门口剃离俗的头,把离俗头上的发放在平安祭下的火上。」

【民六19】「他剃了以后,祭司就要取那已煮的公羊一条前腿,又从筐子里取一个无酵饼和一个无酵薄饼,都放在他手上。」

【民六20】「祭司要拿这些作为摇祭,在耶和华面前摇一摇;这与所摇的胸、所举的腿同为圣物,归给祭司。然后拿细耳人可以喝酒。」

  • 拿细耳人还愿时所献上的「赎罪祭」,可能是为了赎拿细耳人在许愿期间隐而未现的罪。
  • 拿细耳人的长发是神特殊的赏赐(士十六17、22),还愿时必须「放在平安祭下的火上」(18节),归还给神。
  • 归给祭司的祭物,除了一般平安祭「所摇的胸、所举的腿」之外(利七34),还有额外的「一条前腿」和两个饼(19节),表明拿细耳人的分别为圣,使神得着了更多的享用。

【民六21】「『许愿的拿细耳人为离俗所献的供物,和他以外所能得的献给耶和华,就有这条例。他怎样许愿就当照离俗的条例行。』」

「以外所能得的」,可能指有些拿细耳人的愿包括了额外的承诺。这些承诺必须完成,才可以还愿。

【民六22】「耶和华晓谕摩西说:」

【民六23】「『你告诉亚伦和他儿子说:你们要这样为以色列人祝福,说:」

【民六24】「“愿耶和华赐福给你,保护你。」

【民六25】「愿耶和华使祂的脸光照你,赐恩给你。」

【民六26】「愿耶和华向你仰脸,赐你平安。”」

  • 24-26节的祝福被称为「祭司的祝福」。神在拿细耳人的条例之后、以色列众首领奉献礼物(七章)之前宣告了「祭司的祝福」,表明人只有分别为圣归给神,才能活在神祝福里。世人总担心信耶稣会受约束,失去属地的好处,神却宣告,分别为圣才是人蒙福的正确途径。人分别出来,让神得着自己的时候,神的祝福连同祂自己就向人无限地倾倒下来。
  • 「祭司的祝福」原文的形式是诗歌体,这三句用「愿耶和华」开始的祝福,分别由三、五、七个希伯来词组成,每句都有两个动词,每一句都比前一句长,每一句的语气都更有力。在这十七个词里,除了三次出现的「耶和华」,余下十二个词正象征以色列的十二支派。
  • 这六个动词可以分为两组:「赐福」、「光照」和「仰脸」,代表神对百姓的态度;「保护」、「赐恩」和「赐平安」,代表神在百姓身上的工作。
  • 「祂的脸」(25节)代表神的同在(出四十34)。「光照」(25节)代表神的拯救(箴十六15;诗三十一16)。
  • 「仰脸」是希伯来成语,意思是「注意、恩待」(诗四6)。「平安」意味着和平、幸福和丰盛生命所需的一切,是神一切赏赐的总和。
  • 圣经反复引用「祭司的祝福」(诗六十七1;一二一1-8)。保罗书信在问安时,经常用「恩惠」和「平安」这两个词(罗一7;林前一3;提后一2),正是来自「祭司的祝福」。
上图:1979年耶路撒冷旧城Ketef Hinnom墓地出土的主前650-587年的银护身符,现藏于以色列博物馆。在这两片第一圣殿时期的银护身符上,用比头发还细的古希伯来字体刻着「祭司的祝福 Priestly Benediction」:「愿耶和华赐福给你,保护你。愿耶和华使祂的脸光照你,赐恩给你。愿耶和华向你仰脸,赐你平安」(民六24-26)。这是目前已发现最古老的圣经经文,比死海古卷还要古老500年左右。

上图:1979年耶路撒冷旧城Ketef Hinnom墓地出土的主前650-587年的银护身符,现藏于以色列博物馆。在这两片第一圣殿时期的银护身符上,用比头发还细的古希伯来字体刻着「祭司的祝福 Priestly Benediction」:「愿耶和华赐福给你,保护你。愿耶和华使祂的脸光照你,赐恩给你。愿耶和华向你仰脸,赐你平安」(民六24-26)。这是目前已发现最古老的圣经经文,比死海古卷还要古老500年左右。

【民六27】「他们要如此奉我的名为以色列人祝福;我也要赐福给他们。』」

  • 「奉我的名为以色列人祝福」,原文是「把我的名放在以色列人身上」(英文ESV、KJV译本),代表在百姓身上彰显神的主权(赛四十四5)。真正的祝福来自与神正确的关系,人身上有了神的名,就有了神的赐福。因为福气的来源就是神自己,而不是地上短暂不可靠的人、事、物。
  • 「我也要赐福给他们」,表明这祝福中的「愿」不只是愿望,而是神亲口的应许。只要祭司如此祷告,神就必「赐福给他们」。在新天新地里,神的名字将写在祂百姓的额头上(启二十二4),「祭司的祝福」将完全实现,那时「主神要光照他们」(25节;启二十二5),「以后再没有咒诅」(24、26节;启二十二3
上图:发现「祭司的祝福 Priestly Benediction」(民六24-26)银护身符的凯特夫欣嫩(Ketef Hinnom)墓穴,位于耶路撒冷旧城西南角的圣安德烈苏格兰长老会教堂(St. Andrew’s Scots Presbyterian Church)。游客们热衷于躺在墓穴枕头石上拍照。

上图:发现「祭司的祝福 Priestly Benediction」(民六24-26)银护身符的凯特夫欣嫩(Ketef Hinnom)墓穴,位于耶路撒冷旧城西南角的圣安德烈苏格兰长老会教堂(St. Andrew’s Scots Presbyterian Church)。游客们热衷于躺在墓穴枕头石上拍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