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西结书第1章逐节注解、祷读

Standard

【结一1】「当三十年四月初五日,以西结(原文是我)在迦巴鲁河边被掳的人中,天就开了,得见神的异象。」

【结一2】「正是约雅斤王被掳去第五年四月初五日,」

【结一3】「在迦勒底人之地、迦巴鲁河边,耶和华的话特特临到布西的儿子祭司以西结;耶和华的灵(原文是手)降在他身上。」

  • 一1-三15是先知以西结蒙召的异象,神在荣耀中呼召先知
  • 「三十年」(1节),可能是以西结蒙召时的年龄。以西结是一位祭司(3节),按照律法,应该二十五岁开始实习(民八24),三十岁正式在圣殿事奉(民四3);但他却在二十五岁被掳,三十岁蒙召作先知,成为神在被掳百姓中间话语的出口。
  • 「迦巴鲁河」(1节)是巴比伦的一条用于灌溉的运河(Shatt en-Nil,又称 Naru Kabari),长60公里,从巴比伦城北面的幼发拉底河分叉而出,流经巴比伦城东边,经过尼普尔(Nippur),在「以力」(创十10,即乌鲁克 Uruk)附近重新汇入幼发拉底河。
  • 「天就开了」(1节),这种异象在圣经中只出现过五次:第一次是以西结蒙召的时候,第二次是主耶稣受洗的时候(路三21),第三次是司提反殉道的时候(徒七56),第四次是彼得领受异象的时候(徒十11),第五次是基督再来的时候(启十九11)。
  • 以西结和犹大的大部分精英都于主前597年和约雅斤王一起被掳(王下二十四12-16),「约雅斤王被掳去第五年四月初五日」(2节),大约是主前593年的夏天。这一年正好是约西亚十八年发现律法书(王下二十二3-8)之后的第三十年。犹太传统认为,约西亚十八年是禧年(《他勒目 Talmud》,Megillah 14b;Rashi on Ezekiel 1:2),「三十年」是指从禧年开始的第三十年。
  • 「迦勒底人之地」(3节)位于巴比伦尼亚(Babylonia)的南部,即现代的伊拉克南部和科威特。主前11-9世纪,在美索不达米亚西北部黎凡特地区游牧的「迦勒底人」(伯一17)迁入这一地区,之后又有许多民族陆续迁入。主前626年,迦勒底人那波帕拉萨尔(Nabopolassar,主前626-605年在位)在巴比伦建立了新巴比伦帝国(Neo-Babylonian Empire,主前626-539年),并于主前612年联合玛代摧毁了亚述首都尼尼微。因此,圣经中常用「迦勒底」来代指「巴比伦」。
  • 「特特临到」(3节)原文是「临到、临到」,强调即使是在偶像泛滥的仇敌腹地,神的话照样能「临到布西的儿子祭司以西结;耶和华的灵降在他身上」(3节)。没有任何环境能够妨碍神的同在,也没有任何难处可以阻挡我们遇见神。当我们在灵里最黑暗的时候,正是我们可以「从深处」(诗一百三十1)向神求告的时候。

【结一4】「我观看,见狂风从北方刮来,随着有一朵包括闪烁火的大云,周围有光辉;从其中的火内发出好像光耀的精金;」

【结一5】「又从其中显出四个活物的形象来。他们的形状是这样:有人的形象,」

【结一6】「各有四个脸面,四个翅膀。」

【结一7】「他们的腿是直的,脚掌好像牛犊之蹄,都灿烂如光明的铜。」

【结一8】「在四面的翅膀以下有人的手。这四个活物的脸和翅膀乃是这样:」

【结一9】「翅膀彼此相接,行走并不转身,俱各直往前行。」

  • 「北方」(4节)在圣经里常常代表审判(耶一14),因为亚述和巴比伦都是从耶路撒冷北方的美索不达米亚来的。此时以西结已经在巴比伦,「狂风从北方刮来」(4节),可能代表从神的居所而来(赛十四13),「金光出于北方,在神那里有可怕的威严」(伯三十七22)。
  • 云的「周围有光辉」(4节),表明光源来自云的背后,也就是神的荣耀(28节)。
  • 「从其中的火内发出好像光耀的精金」(4节),可译为「其中的火好像闪耀的金属」(和合本修订版,英文ESV译本)。
  • 「四个活物」(5节)是基路伯(十15、20)。基路伯是一种天使,人被赶出伊甸园以后,神安排了基路伯「把守生命树的道路」(创三24)。约柜之上也有两个基路伯的形象(出二十五18-20),神的荣耀彰显于二基路伯中间(诗八十1)。撒但可能堕落之前就是一个基路伯(二十八14、16)。
  • 这四个活物的形状是一样的,「各有四个脸面,四个翅膀」(6节)。而使徒约翰在异象中见到的四个活物脸面各不相同,分别只有一张脸、但有六个翅膀(启四7-8),可能是撒拉弗(赛六2)。
  • 「四」在圣经里代表世界和全地(耶四十九36;结一5-6;启七1;二十8)。本书一再出现「四」,如四个活物(5节)、四个脸面、四个翅膀(6节)、四轮(16节)、四样可憎的事(八5-16)、四样大灾(十四21)、地的四方(三十七9)、四次度量(四十七3-5)等等。《撒迦利亚书》也有四匹马(一8)、四角(一18)、四个匠人(一20)、四辆战车(六1-5)。而在《但以理书》中,用四个时代(二章、七章)来代表人类的整个历史。
  • 「他们的腿是直的」(7节),表明这腿不能弯曲,是用来站立,而非坐下、行走。
  • 「灿烂如光明的铜」(7节),铜在圣经里通常代表审判。
  • 「在四面的翅膀以下有人的手」(8节),这手可以取火(十7-8)。
  • 「行走并不转身,俱各直往前行」(9节),指他们的四个脸面分别朝向四个方向,所以无论哪个方向都可以向前直行。
  • 以西结已经被掳到偶像泛滥的巴比伦,远离圣殿和圣城,在人看来,百姓已经没有前途、国度即将失败。但就在这个时候,以西结却在异象之中,比历史上任何一位先知都更清楚地看见了神的荣耀(4-28节)。人越软弱,神越厚赐恩典;人越失败,神越彰显大能,好叫我们学会否定自己、专心倚靠神。正如主耶稣所应许的:「我的恩典够你用的,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」(林后十二9)。
上图:以西结所见四活物的想象图。四个活物高举一个平台,上面有神的宝座,就像神的战车。

上图:以西结所见四活物的想象图。四个活物高举一个平台,上面有神的宝座,就像神的战车。

【结一10】「至于脸的形象:前面各有人的脸,右面各有狮子的脸,左面各有牛的脸,后面各有鹰的脸。」

【结一11】「各展开上边的两个翅膀相接,各以下边的两个翅膀遮体。」

【结一12】「他们俱各直往前行。灵往哪里去,他们就往那里去,行走并不转身。」

【结一13】「至于四活物的形象,就如烧着火炭的形状,又如火把的形状。火在四活物中间上去下来,这火有光辉,从火中发出闪电。」

【结一14】「这活物往来奔走,好像电光一闪。」

  • 四活物的四张脸,可能代表全体受造物,「人、狮子、牛、鹰」(10节)分别代表最智慧、最高贵、最强壮和最敏捷的生物,主后300年左右的犹太拉比认为:「鸟中之最有能力者是鹰,家禽之最为牛,野兽之最为狮,而人则冠于一切之上」(《米大示 Midrash》Shemot Rabbah 23:1)。
  • 四活物「各展开上边的两个翅膀相接」(11节),是用来高举上面的平台;「各以下边的两个翅膀遮体」(11节),是表示谦卑。
  • 这些活物并不独立行动,而是神战车的一部分。神的战车在圣灵的推动下行动,所以「灵往哪里去,他们就往那里去」(12节)。「灵」原文的意思是「风、气息、灵」,既可以指圣灵,也可以指从神而来的推动力。
  • 「火在四活物中间上去下来,这火有光辉,从火中发出闪电」(13节),象征神的审判(十7)
  • 「这活物往来奔走,好像电光一闪」(14节),随时可以临到任何地方,就像神「坐着基路伯飞行,在风的翅膀上显现」(撒下二十二11;诗十八10)。神的战车行动迅速,从来都不会误事;因此,「主所应许的尚未成就,有人以为祂是耽延,其实不是耽延,乃是宽容你们,不愿有一人沉沦,乃愿人人都悔改」(彼后三9)。

【结一15】「我正观看活物的时候,见活物的脸旁各有一轮在地上。」

【结一16】「轮的形状和颜色(原文是作法)好像水苍玉。四轮都是一个样式,形状和作法好像轮中套轮。」

【结一17】「轮行走的时候,向四方都能直行,并不掉转。」

【结一18】「至于轮辋,高而可畏;四个轮辋周围满有眼睛。」

【结一19】「活物行走,轮也在旁边行走;活物从地上升,轮也都上升。」

【结一20】「灵往哪里去,活物就往那里去;活物上升,轮也在活物旁边上升,因为活物的灵在轮中。」

【结一21】「那些行走,这些也行走;那些站住,这些也站住;那些从地上升,轮也在旁边上升,因为活物的灵在轮中。」

  • 基路伯浮在空中,而轮子接触到地面(15节),表示神的旨意行在地上。
  • 「水苍玉」(16节)可能是某种金黄色的宝石。
  • 「轮中套轮」(16节),很可能两个轮子互相垂直,可以「向四方都能直行,并不掉转」(17节)。
  • 「四个轮辋周围满有眼睛」(18节),可能代表坐在宝座上的神无所不知、鉴察一切。

【结一22】「活物的头以上有穹苍的形象,看着像可畏的水晶,铺张在活物的头以上。」

【结一23】「穹苍以下,活物的翅膀直张,彼此相对;每活物有两个翅膀遮体。」

【结一24】「活物行走的时候,我听见翅膀的响声,像大水的声音,像全能者的声音,也像军队哄嚷的声音。活物站住的时候,便将翅膀垂下。」

【结一25】「在他们头以上的穹苍之上有声音。他们站住的时候,便将翅膀垂下。」

【结一26】「在他们头以上的穹苍之上有宝座的形象,仿佛蓝宝石;在宝座形象以上有仿佛人的形状。」

【结一27】「我见从祂腰以上有仿佛光耀的精金,周围都有火的形状,又见从祂腰以下有仿佛火的形状,周围也有光辉。」

【结一28】「下雨的日子,云中虹的形状怎样,周围光辉的形状也是怎样。这就是耶和华荣耀的形象。我一看见就俯伏在地,又听见一位说话的声音。」

  • 「穹苍的形象」(22节),原文指一个稳固的平台,台上安放神的宝座(26节)。
  • 「看着像可畏的水晶」(22节),可译为「像耀眼惊人的水晶」(和合本修订版,英文ESV译本),也就是「好像一个玻璃海,如同水晶」(启四6)。
  • 「在他们头以上的穹苍之上有宝座的形象」(26节),指神的宝座。这个宝座高居于平台之上(22节),就像神的战车。神的战车由代表全体受造物的四活物高举,但支撑(15节)和移动(20节)都不必倚靠受造之物,而是倚靠圣灵的推动(12、20节)。整个异象表明,神的权柄超越一切受造之物,无所不知、无所不在、无所不能;神的荣耀完全倚靠自己的灵来彰显。纵然是在偶像泛滥的巴比伦,神仍是掌管一切的得胜之神。祂的护理井然有序,救赎的历史从未停顿,一直都在神的管理之中。
  • 「神是个灵」(约四24),不能用可见的受造之物来表达,但却可以在异象中让人以某种形式感受到祂。「仿佛人的形状」(26节),指神以人的轮廓来自我显现,但并没有具体的形象。
  • 「我见从祂腰以上有仿佛光耀的精金」(27节),可译为「我见祂的腰以上有仿佛闪耀的金属」(和合本修订版,英文ESV译本)。
  • 「云中虹的形状」(28节),是神在大洪水之后向挪亚立约施怜悯的标志(创九13),也是使徒约翰所看到的异象(启四3)。
  • 当神的百姓软弱失败的时候,神却用环绕宝座的彩虹显明了祂永不止息的怜悯;当「祭司的国度」(出十九6)前途暗淡的时候,神却在不可一世的仇敌腹地彰显了祂的荣耀(27节);而当人在神面前「俯伏在地」(28节)的时候,即使是「在迦勒底人之地、迦巴鲁河边」(3节),神也能向人说话。因为「无论是死,是生,是天使,是掌权的,是有能的,是现在的事,是将来的事,是高处的,是低处的,是别的受造之物,都不能叫我们与神的爱隔绝;这爱是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的」(罗八38-39)。
上图:以西结的坟墓(Ezekiel's Tomb),位于伊拉克东南部幼发拉底河畔的阿祈费尔(Al Kifl),离古巴比伦城的废墟不远。犹太人和穆斯林都相信这是先知以西结的坟墓,直到以色列复国之前,当地还有犹太人居住,并宣称这个坟墓在过去两千多年里始终是他们的产业。

上图:以西结的坟墓(Ezekiel’s Tomb),位于伊拉克东南部幼发拉底河畔的阿祈费尔(Al Kifl),离古巴比伦城的废墟不远。犹太人和穆斯林都相信这是先知以西结的坟墓,直到以色列复国之前,当地还有犹太人居住,并宣称这个坟墓在过去两千多年里始终是他们的产业。

《以西结书》背景

  《以西结书》的希伯来名是「以西结 יְחֶזְקֵאל/yekh-ez-kale’」,这个名字的意思是「神坚固、神赐力量」。这个书名贴切地表明了本书的主题:当百姓被掳巴比伦的时候,神并没有撇下他们,而是设立先知作为他们的守望者(三17),借着一系列审判和复兴的异象,坚固蒙神拣选的百姓,让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所等候的复兴。被掳的环境造就了一批回转归向神的人,神在巴比伦兴起了一批合祂使用的器皿,如早期的但以理和三个朋友、以西结,后期的所罗巴伯、哈该、撒迦利亚、以斯拉、尼希米、末底改和以斯帖。

  《以西结书》在希伯来圣经《塔纳赫》(תנ״ך‎‎ / Tanakh)中被列为《先知书》中「后期先知书」的第三卷。《塔纳赫》的名字Tanakh由三个单词的开头字母组成,代表以下三部分、24卷书:

  1. 《妥拉》(Torah / תורה):意思是「指导、教导」,共5卷。顺序是:创世记、出埃及记、利未记、民数记和申命记。
  2. 《先知书》(Navim / נביאים):意思是「先知们」,共8卷。现代顺序是:早期先知书(约书亚记、士师记、撒母耳记、列王纪)、后期先知书(以赛亚书、耶利米书、以西结书、十二先知书)。
  3. 《圣卷》(Ketuvim  / כתובים):意思是「作品集」,共11卷。现代顺序是:诗歌(诗篇、箴言、约伯记),五小卷(雅歌、路得记、耶利米哀歌、传道书、以斯帖记),历史书(但以理书、以斯拉记-尼希米记、历代志)。

  犹太和教会的传统认为,本书的作者是「祭司以西结」(一3)。在旧约的先知中,只有耶利米、以西结和撒迦利亚是祭司兼先知。以西结的祭司背景使他非常适合被神用来发表关于圣殿、献祭制度和神荣耀的异象。以西结所发表的信息始于「约雅斤王被掳去第五年四月初五日」(一2)、终于「二十七年正月初一日」(二十九17),大约是主前593-571年,对应于中国春秋五霸之楚庄王问鼎中原到第一次弭兵会盟的时代。他一生事奉二十二年,大约从三十岁到五十二岁。

  主前640年,犹大王约西亚继位(王下二十一23-26)。在玛拿西和亚们王长达五十七年的统治下,南国犹大已沦为亚述的藩属国,偶像崇拜非常猖獗。约西亚作王第八年开始「寻求他祖大卫的神」(代下三十四3),第十二年「洁净犹大和耶路撒冷」(代下三十四3),修复圣殿,恢复逾越节。在此期间,亚述帝国最后一位伟大的君王亚述巴尼拔(Ashurbanipal,主前669-631年在位)驾崩,从此再无力量阻挡约西亚摆脱亚述独立。但约西亚的榜样和努力并没能带起百姓的真正复兴,因为许多人只是跟随人、并非跟随神,不但没有真正悔改归向神,反而迷信圣殿,堕入虚假的安全感中,举国上下一味作假。祭司以西结就成长于这样一个真假掺杂、良莠不齐的复兴时代,从小熟悉约西亚王在圣殿发现的律法书(王下二十二8)。

  主前609年,约西亚在米吉多平原拦阻埃及大军,结果战死沙场(王下二十三30)。从此,犹大沦为埃及的藩属国,从君王到百姓都迅速败坏。主前605年,尼布甲尼撒二世(Nebuchadnezzar II,主前605-562年在位)击败埃及,夺取了黎凡特地区的控制权,犹大又从埃及的藩属国变成了巴比伦的藩属国。由于犹大图谋投靠埃及、背叛巴比伦,招来巴比伦的进攻。主前597年,犹大王约雅斤和百姓中的精英被掳巴比伦( 王下二十四15-16),祭司以西结也在被掳之列(一1-2)。

  被掳的百姓怀着沉重的心情,被迫前往将近两千公里之外的巴比伦,住在盛行偶像崇拜的迦勒底人中间。但这些寄人篱下的百姓却蒙神眷顾(耶二十四5-7),神早已经安排先知但以理在巴比伦宫中位居高位,也安排他的三个朋友管理各省事务(但二1、48-49),所以被掳的百姓在巴比伦得到善待,可以盖造房屋、栽种田园、生养众多(耶二十九5-6),甚至蓄养仆婢(拉二65)。百姓被掳四年之后(耶二十九3;五十一59),留守耶路撒冷的先知耶利米写信劝勉他们安心顺服管教(耶二十九1),等候七十年后被神领回(耶二十九10-14)。但此时也在巴比伦出现了一些假先知(耶二十九15),用假预言扰乱人心。因此,一年之后(一2),神就在巴比伦设立祭司以西结作为守望的先知,替神警戒百姓(三17)。 

  本书就像一个由许多令人费解的异象组成的万花筒,很容易使人望而却步、以致错过圣灵的启示。实际上,本书年代清晰、结构平行,焦点是神的荣耀和属性。书中的异象和信息可以归纳成一个交错对称的结构:

    • A. 神在荣耀中呼召先知(一1-三15);
    •  B. 神审判以色列家,收回荣耀(三16-二十四章);
    •   C. 神刑罚七国,追讨人的荣耀(二十五-三十二章);
    •  B1. 神复兴以色列家,彰显荣耀(三十三-三十九章);
    • A1. 神在荣耀中恢复圣地(四十-四十八章)。

  本书按照神发表启示的时间,可以分为十三篇信息(一2;三16;八1;二十1;二十四1;二十九1、17;三十20;三十一1;三十二1、17;三十三21;四十1),始于「被掳去第五年」(一2)开始,终于「二十七年正月初一日」(二十九7)。在耶路撒冷被围攻之前,平均每年一篇(一2;三16;八1;二十1;二十四1),就像倒计时。大部分信息都是按照启示的时间排序,只有二十五-三十二章是按照审判列国的主题组合。

  本书的第一个焦点是神的「荣耀 כָּבוֹד/kaw-bode’」。当神的百姓软弱沮丧的时候,最重要的不是鼓励安慰,而是看见神的荣耀。先知首先在神荣耀的异象中(一28;三12、23)接受了差遣,被神立「作以色列家守望的人」(三17),审判以色列家。耶路撒冷失陷的消息传到巴比伦以后(三十三21),先知再次被神立「作以色列家守望的人」(三十三7),宣讲拯救的信息,预告选民未来的复兴。在审判的异象中,神的荣耀一步步离开了圣所、圣殿和圣城(九3;十4、18-19;十一22-23),并且反过来对付人的荣耀(三十九21);而在恢复的异象中,神将把荣耀显于列国(三十九21),并且回到圣殿(四十三2-5;四十四4)。

  本书的第二个焦点是神的属性。当神的百姓困苦失败的时候,最需要的不是改变环境,而是认识神。神十次宣告,祂行动的动机是为了自己的圣名(二十9、14、22、44;三十六21、22、23;三十九7、25;四十三7-8);神也七十一次宣告,祂行动的目的是要让人「知道我是耶和华」(六7、10、13、14;七4、9、27;十一10、12;十二15、16、20;十三9、14、21、23;十四8、23;十五7;十六62;十七24;二十12、20、26、38、42、44;二十一5;二十二16、49;二十三49;二十四24、27;二十五5、7、11、17;二十六6;二十八22、23、24;二十八26;二十九6、9、16、21;三十8、19、25、26;三十二15;三十三29;三十四27、30;三十五4、9、12、15;三十六11、23、36、38;三十七6、13、14、28;三十八23;三十九6、7、22、28)。今天,每一位读者都可以借着这卷书更全面地认识神,也更深刻地认识自己。

  新约的《启示录》与《以西结书》有许多明显相似的异象,这个事实表明,本书所启示的复兴,最终将在《启示录》所启示的末世成就。因此,当我们研读《以西结书》的时候,并不是在旁观别人的历史,而是在展望自己的未来。

以西结书 启示录 以西结书 启示录
一1 十九11 十四21 六8
一5 四6 二十六13 十八22
一10 四7 二十七28-30 十八17-19
一22 四6 三十七10 十一11
一24 一15 三十七27 二十一3
一28 四3 三十八2-3 二十8
二9 五1 四十2 二十一10
三1-3 十9-10 四十3 十一1
七2 七1 四十三2 一15
九4 七3 四十三16 二十一16
九11 一13 四十七1、12 二十二1-2
十2 八5 四十八31-34 二十一12-13
上图:耶路撒冷大屠杀纪念馆(Yad Vashem in Jerusalem)的大屠杀幸存者纪念碑(Monument to Holocaust Survivors),上面引述的经文是:「我必将我的灵放在你们里面,你们就要活了。我将你们安置在本地」(结三十七14)。

上图:耶路撒冷大屠杀纪念馆(Yad Vashem in Jerusalem)的大屠杀幸存者纪念碑(Monument to Holocaust Survivors),上面引述的经文是:「我必将我的灵放在你们里面,你们就要活了。我将你们安置在本地」(结三十七14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