箴言第4章逐节注解、祷读

Standard

【箴四1】「众子啊,要听父亲的教训,留心得知聪明。」

【箴四2】「因我所给你们的是好教训;不可离弃我的法则(或译:指教)。」

【箴四3】「我在父亲面前为孝子,在母亲眼中为独一的娇儿。」

【箴四4】「父亲教训我说:你心要存记我的言语,遵守我的命令,便得存活。」

【箴四5】「要得智慧,要得聪明,不可忘记,也不可偏离我口中的言语。」

【箴四6】「不可离弃智慧,智慧就护卫你;要爱她,她就保守你。」

【箴四7】「智慧为首;所以,要得智慧。在你一切所得之内必得聪明(或译:用你一切所得的去换聪明)。」

【箴四8】「高举智慧,她就使你高升;怀抱智慧,她就使你尊荣。」

【箴四9】「她必将华冠加在你头上,把荣冕交给你。」

  • 「聪明」(1节),原文的意思是「理解力、洞察力」。「留心得知聪明」(1节),可译为「留心可得洞察力」(英文ESV译本)。
  • 「我在父亲面前为孝子,在母亲眼中为独一的娇儿」(3节),更可译为「当我在父亲面前还是小孩,是母亲独一娇儿的时候」(和合本修订版,英文ESV译本),指父亲幼小的时候,祖父就把智慧教给他(4节)。
  • 4-9节是祖父给父亲的「好教训」(2节),现在父亲转授给自己的众子;用智慧来教导儿女,可以把子孙后代带进良性的循环。神的心意是让祂百姓的家庭成为薪火相传的学校(申六6-9),而不是把教导的责任推给教会。所罗门的箴言与大卫的教导有密切的联系,大卫教导所罗门运用智慧治理国度、遵行律法(王上二2-9;代上二十二11-12;二十八9-10),所以所罗门就向神求智慧(王上三9)。
  • 智慧的传承,目的不是为了传授知识、开拓智力、解决问题,而是为了传承生命(三2、8、18、22;四13、22;六23;八35),使神的百姓在应许之地「便得存活」(4节;申四1;五33;八1;十六20;三十6、16、19),长久地活在神的祝福和亲密相交之中。
  • 「智慧为首;所以,要得智慧。在你一切所得之内必得聪明」(7节),可译为「智慧的开端是:要得智慧,不管得什么,都要得着洞察力」(英文ESV译本)。得着真智慧的第一步,是下定决心要得着她。
  • 「华冠、荣冕」(9节)都是婚礼上新郎荣耀、喜乐的象征(赛六十一10;歌三11),「才德的妇人是丈夫的冠冕」(十二4)。智慧就像新妇,将「华冠、荣冕」戴在新郎头上。
  • 1-9节的主题,是智慧尊荣人。智慧就像男人的妻子,丈夫怎样对待她,她就怎样对待丈夫。人越珍惜智慧,智慧就越能保护人(6节)、使人「高升」、得着「尊荣」(8节);人若不理智慧,智慧也不会理人(一24、28)。

【箴四10】「我儿,你要听受我的言语,就必延年益寿。」

【箴四11】「我已指教你走智慧的道,引导你行正直的路。」

【箴四12】「你行走,脚步必不致狭窄;你奔跑,也不致跌倒。」

【箴四13】「要持定训诲,不可放松;必当谨守,因为它是你的生命。」

【箴四14】「不可行恶人的路;不要走坏人的道。」

【箴四15】「要躲避,不可经过;要转身而去。」

【箴四16】「这等人若不行恶,不得睡觉;不使人跌倒,睡卧不安;」

【箴四17】「因为他们以奸恶吃饼,以强暴喝酒。」

【箴四18】「但义人的路好像黎明的光,越照越明,直到日午。」

【箴四19】「恶人的道好像幽暗,自己不知因什么跌倒。」

  • 「必延年益寿」(10节),原文是「生命的年数就会增多」。「你要听受我的言语,就必延年益寿」(10节),这个道理是父亲从祖父学到(4节)、又亲身体验、再传给儿子的。因为智慧可以使人「追求至公至义,好叫你存活,承受耶和华——你神所赐你的地」(申十六20),使人长久地活在应许之地、活在神的祝福之中。
  • 「行走、奔跑」(12节),都是指每天的日常生活。「脚步必不致狭窄」(12节),可译为「脚步没有阻碍」(和合本修订版,英文ESV译本)。
  • 智慧「是你的生命」(13节),因为智慧可以使人「拣选生命,使你和你的后裔都得存活」(申三十19)。
  • 「要躲避,不可经过;要转身而去」(15节),比喻远离恶人。对付恶人有上中下三策:下策跟随,中策抵挡,上策「躲避」。
  • 「因为他们以奸恶吃饼,以强暴喝酒」(17节),可译为「因为他们以邪恶当饼吃,以暴力当酒喝」(和合本修订版,英文ESV译本)。
  • 引到永生,那门是窄的,路是小的,找着的人也少」(太七14),一开始「好像黎明的光」(8节),并不那么耀眼,但却会越走越光明(18节)。虽然路小,也没有一帆风顺,脚步却「必不致狭窄、也不致跌倒」(12节)。
  • 「引到灭亡,那门是宽的,路是大的,进去的人也多」(太七13),一开始好像立竿见影,但却会越走越「幽暗」(19节)。虽然路大,起初也春风得意,但却不知不觉地「自己不知因什么跌倒」(19节)。
  • 10-13节是「智慧的道」(11节),正直、光明,是生命的道路;14-17节是「恶人的路」(14节),弯曲、黑暗,是死亡的道路。表面上,人生并非黑白分明,世上的道路有千万条;但在神的眼中,只有敬畏和悖逆两条路,并没有中间道路。18-19节是这两条路的比较,真智慧能引导人选择正道,「延年益寿」、长久地活在神的祝福里。

【箴四20】「我儿,要留心听我的言词,侧耳听我的话语,」

【箴四21】「都不可离你的眼目,要存记在你心中。」

【箴四22】「因为得着它的,就得了生命,又得了医全体的良药。」

【箴四23】「你要保守你心,胜过保守一切(或译:你要切切保守你心),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。」

【箴四24】「你要除掉邪僻的口,弃绝乖谬的嘴。」

【箴四25】「你的眼目要向前正看;你的眼睛(原文是皮)当向前直观。」

【箴四26】「要修平你脚下的路,坚定你一切的道。」

【箴四27】「不可偏向左右;要使你的脚离开邪恶。」

  • 「因为得着它的,就得了生命,又得了医全体的良药」(22节),可译为「因为找到它们的,就找到生命,得到全身的医治」(和合本修订版,英文ESV译本)。因为智慧可以使人转向神,祂就「发命医治他们,救他们脱离死亡」(诗一百零七20)。所以主耶稣说:「叫人活着的乃是灵,肉体是无益的。我对你们所说的话就是灵,就是生命」(约六63)。
  • 在古代中东文化中,「心」代表人思想(诗一百一十九36)、情感(诗五十一17)和意志(诗一百一十九36)的中心,代表人生命的本质(可七21;路六45),所以「你要保守你心,胜过保守一切」(23节)。人堕落以后,心被罪占据,「人心比万物都诡诈,坏到极处,谁能识透呢」(耶十七9)。而保守「心」的方法,就是把智慧的言语「存记在你心中」(21节),让神的话语充满我们的心(诗一百一十九11),才能从神领受新心(诗五十一10;结十一19),被神将「心志改换一新」(弗四23)。
  • 「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」(23节),可译为「因为生命的泉源由心发出」(和合本修订版,英文ESV译本)。泉源若是清洁的,流出来的水也是清洁的。主耶稣说:「信我的人就如经上所说:『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。』」(约七38),可能就是引用本节。
  • 「你要除掉邪僻的口,弃绝乖谬的嘴」(24节),可译为「要离开歪曲的口,转离偏邪的嘴唇」(和合本修订版,英文ESV译本)。舌头是人身上最难制伏的器官(雅三2-10),要制伏口舌,首先要求神使我们「心意更新而变化」(罗十二2),「因为心里所充满的,口里就说出来」(太十二34;路六45),所以「人心里相信就可以称义,口里承认就可以得救」(罗十10)。反过来,肤浅的言谈习惯也会影响一个人的心思,玩世不恭的闲谈、愤愤不平的抱怨,说话轻浮、半真半假,最后都会成为人内心根深蒂固的习惯,所以我们「要离开歪曲的口,转离偏邪的嘴唇」。
  • 当我们的「心」被神的话语充满时(21节),「眼目」就不会左顾右盼,而是「向前正看、向前直观」(25节),次要的抉择都受终极的目标控制。现代生活充满形形色色的诱惑,最好的防御就是专心「仰望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」(来十二2),才能「向着标竿直跑,要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」(腓三14)。
  • 「要修平你脚下的路,坚定你一切的道」(26节),更可译为「要衡量你脚下的路,你一切的道才能确定」(英文ESV译本),因为只有神能「修平人一切的路」(五21)。衡量脚下的路,就是在正道上不偏离(27节)、也不抄捷径。人看为美的捷径、岔道,很可能会把我们引向「邪恶」(27节),因为「通往地狱的道路是由良好的愿望铺成的。The road to hell is paved with good intentions.」。唯一的正道,就是主耶稣所走过的十字架的道路。
  • 20-27节的主题,是把智慧存记在心,使人得医治、得生命(22节)。父亲的「好教训」(2节),是传授「聪明」(1节),也就是传授分辨和权衡事物的洞察力与理解力;而人本主义的教育却不是教人怎样去思考问题,而是灌输流行的观点,诱导年轻人奢谈时髦的社会问题,却完全忽略最深刻的生命问题。真智慧不是诱导人去注意全球变暖、性别认同,而是提醒人注意保守自己的「心」(23节)、「口」(24节)、「眼」(25节)和「脚」(26-27节)。当我们把「心」、「口」、「眼」、「脚」都交给神管理的时候,「就找到生命,得到全身的医治」。「所以,弟兄们,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,将身体献上,当作活祭,是圣洁的,是神所喜悦的;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」(罗十二1)。
上图:主前1275年古埃及抄写员Hunefer的《亡灵书 book of the dead》中称量心脏的场景。古代中东文化把心视为理智的所在,古埃及人认为心是与魂魄不同的部分,被视为人本性的实质。在上图的三幕审判场景中,左边一幕是胡狼头的丧葬之神阿努比斯(Anubis)把身穿白色细麻衣的死者领到审判大厅。中间一幕是阿努比斯在真实天平上称量死者的心脏。如果心脏比正义女神的玛特(Ma'at)的羽毛重,证明有罪,心会立刻被等在旁边的怪兽阿米特(Ammit)吃掉,智慧之神托特(Thoth)则记下此事。右边一幕是隼头的冥王之子荷鲁斯(Horus)把通过测试的死者带到冥王奥西里斯(Osiris)面前,到乐园享受快乐。奥西里斯的后面站着冥后伊西斯(Isis)和亡灵守护神奈芙蒂斯(Nephthys)。

上图:主前1275年古埃及抄写员Hunefer的《亡灵书 book of the dead》中称量心脏的场景。古代中东文化把心视为理智的所在,古埃及人认为心是与魂魄不同的部分,被视为人本性的实质。在上图的三幕审判场景中,左边一幕是胡狼头的丧葬之神阿努比斯(Anubis)把身穿白色细麻衣的死者领到审判大厅。中间一幕是阿努比斯在真实天平上称量死者的心脏。如果心脏比正义女神的玛特(Ma’at)的羽毛重,证明有罪,心会立刻被等在旁边的怪兽阿米特(Ammit)吃掉,智慧之神托特(Thoth)则记下此事。右边一幕是隼头的冥王之子荷鲁斯(Horus)把通过测试的死者带到冥王奥西里斯(Osiris)面前,到乐园享受快乐。奥西里斯的后面站着冥后伊西斯(Isis)和亡灵守护神奈芙蒂斯(Nephthys)。

 

箴言第3章逐节注解、祷读

Standard

【箴三1】「我儿,不要忘记我的法则(或译:指教);你心要谨守我的诫命;」

【箴三2】「因为它必将长久的日子,生命的年数与平安,加给你。」

【箴三3】「不可使慈爱、诚实离开你,要系在你颈项上,刻在你心版上。」

【箴三4】「这样,你必在神和世人眼前蒙恩宠,有聪明。」

  • 罪是败坏身体的重担。一个无愧的良心,可以增加「生命的年数与平安」(2节)。一个人身体的健康,与他内心的平安有着密切的关系,没有平安的长寿只是一种咒诅。
  • 「长久的日子」(2节),不只是长寿,更是指长久地活在应许之地。《箴言》中的智慧,目的不是为了获取知识、开拓智力、解决问题,而是为了得着生命(三2、8、18、22;四13、22;六23;八35)。因为智慧可以帮助人作出明智的选择、遵行神的诫命,「使你们可以存活得福,并使你们的日子在所要承受的地上得以长久」(申五33),活在神的祝福和亲密相交之中。
  • 「慈爱」(3节)可译为「不变的爱」(英文ESV译本),是盟约中的用语,特指忠诚守约的爱。「慈爱、诚实」(3节)都是指诚实守约(创四十七29)。
  • 「系在你颈项上,刻在你心版上」(3节),比喻牢记在心、随时提醒(耶三十一33),正如摩西所吩咐的:「系在手上为记号,戴在额上为经文」(申六8;十一18)。这句话与第六章末尾的「系在你心上,挂在你项上」(六21)前后对称、首尾呼应,把三-六章组成一个整体;三-四章是教导尚未成家的儿子,五-六章是教导已经成家的儿子。
  • 「有聪明」(4节),原文是「有美好的见识」(和合本修订版)。
  • 「慈爱、诚实」是神的性情(创二十四27;三十二10;出三十四6),因此,神的百姓为人处事的首要品德就是「慈爱、诚实」,对神对人都诚实守约,才能在神和人面前被接纳。
  • 三-四章是父亲教导尚未成家的儿子,整体结构交错对称、前后呼应,中心是智慧的价值:
    • A. 当把智慧刻在心版上(三1-4);
    •  B. 仰赖神使人得医治滋润(三5-8);
    •   C. 人要尊荣神(三9-10);
    •    D. 顺服神的管教(三11-12);
    •     E. 智慧的价值(三13-26);
    •    D1. 体贴神的好恶(三27-35);
    •   C1. 智慧尊荣人(四1-9);
    •  B1. 走正道使人延年益寿(四10-19);
    • A1. 当把智慧存记在心中(四20-27)。

【箴三5】「你要专心仰赖耶和华,不可倚靠自己的聪明,」

【箴三6】「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认定祂,祂必指引你的路。」

【箴三7】「不要自以为有智慧;要敬畏耶和华,远离恶事。」

【箴三8】「这便医治你的肚脐,滋润你的百骨。」

  • 「专心仰赖耶和华」(5节),并不是一句空洞的陈腔滥调,而是具体地遵行神在圣经中的启示(二6),履行自己的义务、把结果交给神主权的护理;即便是恶人亨通、义人受苦的时候,都要完全信靠神,这才是「专心」。
  • 「倚靠自己的聪明」(5节),原文是「倚靠自己的理解」。「不可倚靠自己的聪明」(5节),不是说放弃人的理性和选择能力,而是说不要把信心放在自己身上,不要按照自己的理解、而要按照神的旨意作选择。因为人并不是终极真理、也不知道什么是最好的:「人的道路不由自己,行路的人也不能定自己的脚步」(耶十23)。今天,世人「倚靠自己的聪明」,结果是把人的观点当作真理,又把真理当作人的一种观点;他们总是说真理介于两者之间(The truth lies somewhere in between),却不知真理很可能在两者之外;他们把聪明人的假设当作证据或逻辑的替代品,而聪明人则自信:如果我们这些聪明人都相信某事,那一定是真的。
  • 「祂必指引你的路」(6节),原文是「祂必使你的道路平直」(和合本修订版,英文ESV译本)。我们若在「一切所行的事上」(6节)都不耍小聪明、「不要自以为有智慧」(7节),而是认定神的旨意,「敬畏耶和华,远离恶事」(7节),神必为我们铺平路途。人若一面「仰赖耶和华」,一面坚持自己的意思,坚持自认为美的道路,就不是「专心仰赖」。
  • 许多人起先凡事都认定神、倚靠神,但日子久了就渐渐对自己的肉体失去了警醒,渐渐对自己的努力和能力有越来越多的满意和自负,结果就从倚靠「从上头来的智慧」(雅三17),变为「自以为有智慧」。所罗门为了巩固国位,「自以为有智慧」地运用政治联姻、娶了一千妃嫔(王上十一3),结果却随从她们拜偶像、悖逆神,国位到下一代就被神夺回(王上十一12)。
  • 「这便医治你的肚脐,滋润你的百骨」(8节),指一个人身体的健康,与他内心的平安有着密切的关系。

【箴三9】「你要以财物和一切初熟的土产尊荣耶和华。」

【箴三10】「这样,你的仓房必充满有余;你的酒榨有新酒盈溢。」

  • 对神「诚实」(3节)的一个重要表现,就是甘心乐意的奉献(利二十三10;民十八12-13)。「你们的财宝在哪里,你们的心也在那里」(路十二34),奉献是一个人属灵光景的真实流露,表明人的内心真正敬畏神,承认自己只是神所赐财物的管家,愿意按神的旨意来使用。
  • 奉献不是交易,而是「尊荣耶和华」(9节),承认神配得这样的「尊荣」。神不会用财富来交换人的奉献,但人若「作神百般恩赐的好管家」(彼前四10),神也乐意让他管理更多的恩典:「这样,你的仓房必充满有余;你的酒榨有新酒盈溢」(10节)。真智慧就是愿意白白舍去白白得来的东西。

【箴三11】「我儿,你不可轻看耶和华的管教(或译:惩治),也不可厌烦祂的责备;」

【箴三12】「因为耶和华所爱的,祂必责备,正如父亲责备所喜爱的儿子。」

  • 神不但赐福人(5-8节),也「管教」(11节)人。真智慧需要付出代价,经过神的训练才能得着。人若「轻看」(11节)、「厌烦」(11节)神的管教和责备,不但不能得着真智慧,反而会内心更刚硬、更加远离神。
  • 神的「管教」和「责备」(12节)都是出于爱, 「因为耶和华所爱的,祂必责备,正如父亲责备所喜爱的儿子」(12节)。这位父亲反复提醒儿子要「听」(一8;四1、10;五7;七24),就是要我们聆听天父的训诲(申六3)。真智慧就是甘心乐意地接受管教,就能在爱的管教中成长。来十二5-11引用了11-12节。

【箴三13】「得智慧,得聪明的,这人便为有福。」

【箴三14】「因为得智慧胜过得银子,其利益强如精金,」

【箴三15】「比珍珠(或译:红宝石)宝贵;你一切所喜爱的,都不足与比较。」

【箴三16】「她右手有长寿,左手有富贵。」

【箴三17】「她的道是安乐;她的路全是平安。」

【箴三18】「她与持守她的作生命树;持定她的,俱各有福。」

  • 人若倚靠神(5-8节)、尊荣神(9-10节)、顺服神(11-12节),就能得着真智慧,这是最「有福」(13、18节)的财富。13-18节是一首赞美智慧价值的诗,以「有福」(13节)开始、「有福」(18节)结束。
  • 「因为得智慧胜过得银子,其利益强如精金」(14节),可译为「因为智慧的获利胜过银子,所得的盈余强如金子」(和合本修订版)。当钱财妨碍一个人去寻求智慧时,就会成为他的网罗:财富越多,人越愚妄。
  • 「她右手有长寿,左手有富贵」(16节),原文是「她右手有长寿,左手有财富和尊荣」(和合本修订版)。右手代表尊贵,「长寿」比「富贵」更重要。所罗门向神求智慧,神也赐给他「富足、尊荣」(王上三13)和「长寿」(王上三14)。但是,「她右手有长寿,左手有富贵」,并不是说有智慧就有「富贵」和「长寿」,而是说智慧比「富贵」和「长寿」更加宝贵,是这两者的来源。
  • 「她的道是安乐;她的路全是平安」(17节),因为只有从上头来的智慧、而不是世界转瞬即逝的娱乐,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和持久的满足。
  • 「她与持守她的作生命树;持定她的,俱各有福」(18节),原文是她给持守她的人作生命树,谨守她的必定蒙福」(和合本修订版)。亚当夏娃在伊甸园选择了悖逆神,偷吃分别善恶树的果子,想「如神能知道善恶」(创三6),结果不但没能得到智慧,反而与生命树隔绝(创三22)。现在,神给人第二次选择的机会,让我们作出智慧的选择,准确地活在神面前,重新连上生命的源泉。这智慧是赐人永生的「真智慧」(21节),「持定她的」,可以让我们认识独一的真神、并且认识祂所差来的耶稣基督(约十七3),使我们将来「可得权柄能到生命树那里」(启二十二14)。
  • 13-26节的主题是智慧的价值,形成一个交错对称结构:
    • A. 智慧对于人的价值(13-18节);
    •  B. 智慧对于神的价值(19-20节);
    • A1. 智慧对于人的价值(21-26节)
上图:苏美尔(Sumerian)生命树的壁画。「生命树」的记忆存在于各个古代文明之中,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古代苏美尔人、埃及人、巴比伦人、亚述人、中国人和印度人的文献里。这从侧面佐证人类的祖先都来自伊甸园。

上图:苏美尔(Sumerian)生命树的壁画。「生命树」的记忆存在于各个古代文明之中,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古代苏美尔人、埃及人、巴比伦人、亚述人、中国人和印度人的文献里。这从侧面佐证人类的祖先都来自伊甸园。

【箴三19】「耶和华以智慧立地,以聪明定天,」

【箴三20】「以知识使深渊裂开,使天空滴下甘露。」

  • 「使深渊裂开」(20节),可能指大洪水(创七11)。
  • 19-20节是智慧对于神的价值。智慧是神创造、审判、护理的工具。神是智慧的主,因着运用智慧,宇宙万物才井然有序、得以维持。因此,神的百姓为人处事,一定要「谨守真智慧」(21节)。

【箴三21】「我儿,要谨守真智慧和谋略,不可使她离开你的眼目。」

【箴三22】「这样,她必作你的生命,颈项的美饰。」

【箴三23】「你就坦然行路,不致碰脚。」

【箴三24】「你躺下,必不惧怕;你躺卧,睡得香甜。」

【箴三25】「忽然来的惊恐,不要害怕;恶人遭毁灭,也不要恐惧。」

【箴三26】「因为耶和华是你所倚靠的;祂必保守你的脚不陷入网罗。」

  • 「真智慧 תּוּשִׁיָּה/tü·she·yä’」(二7;三21;十八1),又被译为「真知识」(八14),原文的意思是「良好的、有效的智慧」。「真智慧」是人内在生命的源头(四23),所以「必作你的生命」(22节);能使人活出荣耀,就像「颈项的美饰」(22节)。主耶稣来,「是要叫羊得生命,并且得的更丰盛」(约十10)。凡敬畏神的人,都会源源不断地得到生命的供应:「那等候耶和华的必从新得力。他们必如鹰展翅上腾;他们奔跑却不困倦,行走却不疲乏」(赛四十31)。
  • 「不致碰脚」(23节),指不会碰到石头而跌倒。比喻人若与神同行,就能「坦然行路」(23节)。
  • 21-26节是智慧对于人的价值。人若「谨守真智慧」(21节),就能得着安息,里面「必不惧怕」(24节)。因为当审判来临的时候(25-26节),神「必保守你的脚不陷入网罗」(26节)。

【箴三27】「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,不可推辞,就当向那应得的人施行。」

【箴三28】「你那里若有现成的,不可对邻舍说:去吧,明天再来,我必给你。」

【箴三29】「你的邻舍既在你附近安居,你不可设计害他。」

【箴三30】「人未曾加害与你,不可无故与他相争。」

【箴三31】「不可嫉妒强暴的人,也不可选择他所行的路。」

【箴三32】「因为,乖僻人为耶和华所憎恶;正直人为祂所亲密。」

【箴三33】「耶和华咒诅恶人的家庭,赐福与义人的居所。」

【箴三34】「祂讥诮那好讥诮的人,赐恩给谦卑的人。」

【箴三35】「智慧人必承受尊荣;愚昧人高升也成为羞辱。」

  • 「那应得的人」(27节),指确实需要帮助的人。
  • 真智慧,就是「若有行善的力量」(27节),就「不可推辞」(27节),因为神的恩典越用越多。
  • 真智慧,就是若能帮助人,就要立刻帮助,因为拖延就不是「爱人如己」(利十九18),必然会得罪神(28节)。有些人惯于搪塞前来求助的人,有些人故意让人往返多次,动机只是为了炫耀自己、显示自己支配别人的能力,只能说明他们没有智慧,帮了也白帮。
  • 真智慧,就是不可伤害别人(29-30节),也不可嫉妒恶人(31节),因此神「必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」(罗二6)。
  • 「乖僻人为耶和华所憎恶」(32节),原文是「走偏方向的人是耶和华所憎恶的」(和合本修订版)。
  • 神的「咒诅」(33节)不是出于仇恨或恶意,而是悖逆神的自然结果。「恶人」(33节)既自以为是、心里刚硬,「恶人的家庭」(33节)必然是矛盾重重,而且拒绝神帮助他们的家庭重建幸福。但人只要把心门打开,神的慈爱就会进入每一个「义人的居所」(33节),把平安和福气带到那里。
  • 神让「好讥诮的」(34节)骄傲人自食其果,却给「谦卑的人」(34节)带来怜悯和拯救。雅四6引用了34节的七十士译本。
  • 「愚昧人高升也成为羞辱」(35节),意思是愚昧人升得越高,最后也摔得越惨。
  • 27-35节列出了神所喜悦的事,也列出了神所憎恶的事;列出了对待邻居应有的态度(27-30节),也列出了对待恶人当有的立场(31-35节)。真智慧(13-18节)就是体贴神的好恶,选择神所喜悦的,远离神所憎恶的,「专心仰赖耶和华,不可倚靠自己的聪明,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认定祂」(5-6节)。真智慧让我们明白神的工作法则(33-35节),因此甘心及时行善(27-28节)、不伤害别人(29-30节)、不嫉妒恶人(31节),凡事正直(32b)、公义(33b)、谦卑(34b),单单讨主喜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