列王纪下第11章逐节注解、祷读

Standard

【王下十一1】「亚哈谢的母亲亚她利雅见她儿子死了,就起来剿灭王室。」

【王下十一2】「但约兰王的女儿,亚哈谢的妹子约示巴,将亚哈谢的儿子约阿施从那被杀的王子中偷出来,把他和他的乳母都藏在卧房里,躲避亚她利雅,免得被杀。」

【王下十一3】「约阿施和他的乳母藏在耶和华的殿里六年;亚她利雅篡了国位。」

  • 「亚哈谢」(1节)这个名字的意思是「耶和华掌握」。他在耶户铲除亚哈家的时候,与北国以色列王约兰一起被杀(九27)。他登基的时候才二十二岁,作王一年就死了(八26)。因此,他的儿子还都是幼儿。
  • 「亚她利雅」(1节)这个名字的意思是「受耶和华的苦」,她是北国以色列王暗利的孙女(八26)、亚哈的女儿,教唆丈夫犹大王约兰和儿子亚哈谢「行以色列诸王所行的,与亚哈家一样」(八18、27),敬拜巴力。
  • 「约示巴」(2节)这个名字的意思是「耶和华已经起誓」,她是亚哈谢同父异母的妹妹(《犹太古史记》卷9第7章第141节),也是祭司耶何耶大的妻子(代下二十二11)。
  • 「约阿施」(2节)这个名字的意思是「神所赐下的」,当时还不到一岁(《犹太古史记》卷9第7章第142节)。亚她利雅敬拜巴力,在她的统治期间,圣殿无人看守(18节),所以就成了藏匿约阿施最好的地方。
  • 「亚她利雅篡了国位」(3节),原文是「亚她利雅统治这国」。亚她利雅是南北两国唯一的女性统治者,但她的正式身分并不是王。
  • 南国犹大王约沙法是一位敬畏神的人,但却高举人的「大爱无疆」,毫无原则地与北国以色列王亚哈家结亲(代下十八1),为儿子约兰娶了亚哈王的女儿亚她利雅(八18),甚至「不分彼此」(三7;王上二十二4)地「帮助恶人,爱那恨恶耶和华的人」(代下十九2)。约沙法的愚昧和滥爱被撒但大大利用,不但使南国犹大陷入拜巴力的罪中(八18),更把大卫家的后裔和亚哈家的后裔掺杂在一起,让神左右为难:在审判亚哈家时,不是投鼠忌器、破坏神铲除亚哈后裔的预言(王上二十一21);就是玉石俱焚、破坏神兴起大卫后裔的救赎计划(撒下七16)。
  • 亚她利雅的丈夫约兰一登基「就用刀杀了他的众兄弟」(代下二十一2-4),接着自己的众子被掳,只剩下小儿子亚哈谢(代下二十一17),然后耶户又杀了亚哈谢和四十二个王室宗亲(十13-14 )。因此,此时大卫的后裔已经所剩无几,没有成年人可以出来作王。现在,亚她利雅居然不顾亲情,「起来剿灭王室」(1节),冷血无情地杀死年幼的孙子们,定意不让有王再出于大卫的家(《犹太古史记》卷9第7章140节)。这既应验了以利亚的预言(王上二十一21),铲除了亚哈家的后裔,但也灭绝了大卫的后裔。神所应许「直到永远」(撒下七16)的大卫之约,在审判亚哈家的同时,几乎就要落空。

【王下十一4】「第七年,耶何耶大打发人叫迦利人(或译:亲兵)和护卫兵的众百夫长来,领他们进了耶和华的殿,与他们立约,使他们在耶和华殿里起誓,又将王的儿子指给他们看,」

【王下十一5】「吩咐他们说:『你们当这样行:凡安息日进班的三分之一要看守王宫,」

【王下十一6】「三分之一要在苏珥门,三分之一要在护卫兵院的后门。这样把守王宫,拦阻闲人。」

【王下十一7】「你们安息日所有出班的三分之二要在耶和华的殿里护卫王;」

【王下十一8】「各人手拿兵器,四围护卫王。凡擅入你们班次的必当治死,王出入的时候,你们当跟随他。』」

  • 「耶何耶大」(4节)这个名字的意思是「耶和华知晓」,他是圣经中唯一娶了大卫家的公主为妻的祭司,活了一百三十岁,死后「葬在大卫城列王的坟墓里;因为他在以色列人中行善,又事奉神,修理神的殿」(代下二十四16)。
  • 「迦利人」(4节)可能是基利提人雇佣兵。从大卫的时候开始,王室卫队就由外邦的雇佣兵担任,但管理他们的是以色列人(撒下八18)。「众百夫长」(4节)是五位以色列人(代下二十三1),这五位先王的护卫官首先确认约阿施是先王的后裔,然后就「从犹大各城里招聚利未人和以色列的众族长」(代下二十三2),拥立大卫的后裔为王。
  • 「出班的三分之二」(7节),原文是「出班的两队」。当时的王室卫队可能分成五队轮值,平时两队,安息日三队。耶何耶大特意把登基仪式安排在安息日,并且「不许他们下班」(代下二十三8),这样,五队护卫兵当天全部在场,既把守了王宫(5-6),也护卫了圣殿和新王(7-8节)。

【王下十一9】「众百夫长就照着祭司耶何耶大一切所吩咐的去行,各带所管安息日进班出班的人来见祭司耶何耶大。」

【王下十一10】「祭司便将耶和华殿里所藏大卫王的枪和盾牌交给百夫长。」

【王下十一11】「护卫兵手中各拿兵器,在坛和殿那里,从殿右直到殿左,站在王子的四围。」

【王下十一12】「祭司领王子出来,给他戴上冠冕,将律法书交给他,膏他作王;众人就拍掌说:『愿王万岁!』」

  • 「大卫王的枪」(10节)原文是单数,可能是大卫本人用过的枪,代表大卫王的权柄,而不是当作兵器来使用。众百夫长高举神的受膏者大卫王的武器,恢复神所应许的大卫的「国位」(撒下七16),大大鼓舞了士气。
  • 「律法书」(12节)原文是「见证」,可能就是神吩咐以色列王登基时当抄录的「律法书」(申十七18-20)。约阿施接受「律法书」,象征接受神的管理,表明神在百姓中恢复了自己的见证。
上图:大祭司给约阿施戴上冠冕(艺术想象图)。

上图:大祭司给约阿施戴上冠冕(艺术想象图)。

【王下十一13】「亚她利雅听见护卫兵和民的声音,就到民那里,进耶和华的殿,」

【王下十一14】「看见王照例站在柱旁,百夫长和吹号的人侍立在王左右,国中的众民欢乐吹号;亚她利雅就撕裂衣服,喊叫说:『反了!反了!』」

【王下十一15】「 祭司耶何耶大吩咐管辖军兵的百夫长说:『将她赶出班外,凡跟随她的必用刀杀死!』因为祭司说『不可在耶和华殿里杀她』,」

【王下十一16】「众兵就闪开让她去;她从马路上王宫去,便在那里被杀。」

  • 王宫就在圣殿的隔壁,所以亚她利雅很容易就「听见护卫兵和民的声音」(13节)。
  • 「照例」(14节),指照着登基仪式的规矩。「柱旁」(14节)原文是单数,指站在圣殿门口的两根铜柱雅斤或波阿斯旁边(王上七21)。
  • 耶户铲除北国亚哈家的势力,是执行神的审判,所以自称「看我为耶和华怎样热心」(十16);但他行事却不择手段,「用诡计要杀尽拜巴力的人」(十19)。耶何耶大铲除南国亚哈家的余孽,也是执行神的审判;但他却头脑清醒、谨守地位,没有用自己的「热心」(十16)来取代神的律法,所以在得胜时也注意不可让神的殿被玷污,吩咐「不可在耶和华殿里杀她」(15节)。
  • 「马路」(16节),指马匹出入王宫的地方。众人等到亚她利雅离开圣殿、进入王宫,才将她处死。

【王下十一17】「耶何耶大使王和民与耶和华立约,作耶和华的民;又使王与民立约。」

【王下十一18】「于是国民都到巴力庙,拆毁了庙,打碎坛和像,又在坛前将巴力的祭司玛坦杀了。祭司耶何耶大派官看守耶和华的殿,」

【王下十一19】「又率领百夫长和迦利人(或译:亲兵)与护卫兵,以及国中的众民,请王从耶和华殿下来,由护卫兵的门进入王宫,他就坐了王位。」

  • 耶何耶大先使「王和民与耶和华立约,作耶和华的民」(17节),然后才「使王与民立约」(17节),让约阿施作百姓的王。人与神的关系恢复了正常,人与人的关系才能恢复正常;作王的人首先必须接受神的权柄,愿意「作耶和华的民」,才能为神作王,在神的百姓中间显出神的权柄。
  • 「巴力庙」(18节)和「巴力的祭司」(18节)原文都是单数,可能指约兰、亚哈谢或亚她利雅统治期间,在耶路撒冷城中建立的巴力庙和设立的巴力祭司。
  • 圣殿本来应该是有人看守的,可能在亚她利雅执政期间被撤除,现在由祭司耶何耶大重新「派官看守耶和华的殿」(18节)。
  • 在人看来,在亚她利雅统治的六年里,撒但肆虐一时,全靠少数热心为神的人力挽狂澜,才保存了大卫的后裔,并让他「坐了王位」(19节)。我们不禁要问:「耶和华啊,祢为什么站在远处?在患难的时候为什么隐藏」(诗十1)。但实际上,本章中几个人的名字,已经显明了这个事件背后的属灵真相:
    1. 「亚哈谢」(1节)的意思是「耶和华掌握」。「亚哈谢的母亲亚她利雅见她儿子死了」(1节),也就是以为「神不再掌握了、不再理会祂的产业了」,才敢放肆地「起来剿灭王室」(1节),要替撒但铲除大卫的后裔。
    2. 「亚她利雅」(1节)的意思是「受耶和华的苦」,表明她的倒行逆施,正是神要让百姓尝到在真理上妥协的苦果,正如神借着先知耶户对约沙法的谴责:「你岂当帮助恶人,爱那恨恶耶和华的人呢?因此耶和华的忿怒临到你」(代下十九2)。神允许这一切发生,一面是要在南国彻底铲除亚哈家的后裔,一面也是要让百姓痛定思痛,激励他们在属灵的黑暗中悔改。
    3. 「约示巴」(2节)的意思是「耶和华已经起誓」,表明神是信实的,祂「亲口应许,亲手成就」(王上八24),绝不会允许自己的救赎计划因为撒但的破坏和人的失败而被拦阻。所以「约示巴」虽然是悖逆神的「约兰王的女儿」(2节),却大有信心地把大卫唯一的后裔约阿施隐藏了六年(2-3节)。
    4. 「约阿施」(2节)的意思是「神所赐下的」,他正是神在黑暗中赐给百姓的出路。约阿施虽然是亚她利雅的孙子,却被亚她利雅弃绝,并且欲杀之而后快。神保存了他的性命,从此他不再算为亚她利雅和亚哈的后裔,单单成为「神所赐下的」大卫的后裔。撒但以为神在审判亚哈家的时候,只能在投鼠忌器和玉石俱焚之间作选择,不料神却有第三种奇妙的救法。祂使用被亚哈家弃绝的约阿施,成为弥赛亚基督的祖先,这正是「匠人所弃的石头已成了房角的头块石头」(诗一百一十八22;太二十一42;徒四11)。今天,神也让我们在「死在过犯中的时候,便叫我们与基督一同活过来」(弗二5),让我们能脱离首先的亚当属土的生命,在末后的亚当里得着属天的生命(林前十五45-49)。
    5. 「耶何耶大」(4节)的意思是「耶和华知晓」,表明神从高天鉴察这一切,也管理这一切。虽然百姓的属灵昏暗只配在亚她利雅的统治下受苦,但「耶和华却因祂仆人大卫的缘故,仍不肯灭绝犹大,照祂所应许大卫的话,永远赐灯光与他的子孙」(八19)。时候到了,神预备了人心,就让耶何耶大振臂一呼,让撒但的诡计彻底破产。今天,撒但也会利用一切难处和诱惑,将信徒与神的救恩隔断;但我们也可以放心,既然「耶和华知晓」一切,「洪水泛滥之时,耶和华坐着为王」(诗二十九10),那么,「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」(罗八31-39)?

【王下十一20】「国民都欢乐,合城都安静。众人已将亚她利雅在王宫那里用刀杀了。」

【王下十一21】「约阿施登基的时候年方七岁。」

  • 「国民都欢乐,合城都安静」(20节),表明百姓都顺服年幼的新王,没有人图谋不轨。因为让他们顺服的,不是那位坐在宝座上的七岁孩子,而是设立大卫宝座的神。
  • 「没有权柄不是出于神的。凡掌权的都是神所命的」(罗十三1)。神所命的权柄,一种是人所应得的,是出于神的管教,有什么样的百姓,就有什么样的王;一种是人所需要的,是出于神的怜悯,要从败坏中挽回百姓。亚她利雅是百姓所应得的,约阿施是百姓所需要的。
  • 犹大还有许多敬畏神的百姓,他们可能在约兰王和亚哈谢在位的九年里,看到他们都「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,与亚哈家一样」(八18、27),与亚她利雅都是「天下乌鸦一般黑」,所以当亚她利雅「起来剿灭王室」(1节)的时候,都保持沉默、独善其身。但是,神借着这六年中亚她利雅的倒行逆施,任凭巴力的势力越来越猖獗,让敬畏神的百姓深受其害、无法再继续沉默。当神预备好人心之后,年届百岁的祭司耶何耶大登高一呼,众人立刻顺服大卫的后裔,「国民都欢乐,合城都安静」。
  • 今天,当罪恶在一些欧美基督教传统的国家里倒行逆施、猖獗一时的时候,许多信徒也甘愿做沉默的大多数,既不肯顺应公民本分积极投票、又不敢在罪恶面前作神话语的出口;以为自己是在独善其身,其实是舍不得「从那城出来,免得与她一同有罪,受她所受的灾殃」(启十八4),所以对罪恶一再妥协、让步、包容,最终同流合污,与所多玛一同被神毁灭(创十九28;启十一8)。信徒既然不肯作「世上的光」(太五14),神就会任凭亚她利雅掌权,让神的百姓落在黑暗里、深受其害,直到痛定思痛、置于死地而后生,转眼仰望那将要来的王——主耶稣基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