撒母耳记下第24章逐节注解、祷读

Standard

【撒下廿四1】「耶和华又向以色列人发怒,就激动大卫,使他吩咐人去数点以色列人和犹大人。」

【撒下廿四2】「大卫就吩咐跟随他的元帅约押说:『你去走遍以色列众支派,从但直到别是巴,数点百姓,我好知道他们的数目。』」

  • 「耶和华又向以色列人发怒」(1节),可能是因为北方的支派不但积极参与了押沙龙的叛乱,并且在押沙龙失败以后,仍然拒绝神的旨意,跟从示巴继续叛乱(二十2)。神「激动大卫」(1节)数点人数,主要目的不是为了管教大卫,而是要借此向百姓降灾,对付他们肉体的骄傲,追讨他们藐视神的罪(十七4)。第1节特地把「以色列人和犹大人」(1节)分开,表明这里的「以色列人」特指其他支派。
  • 「激动大卫」原文是「煽动大卫攻击他们」,表明神特意要借着这个事件来管教以色列人。神「不试探人」(雅一13),祂不会引诱人犯罪,实际上是「撒但起来攻击以色列人,激动大卫数点他们」(代上二十一1)。但神并没有施恩让大卫能抵挡诱惑,所以也可以说是神「煽动大卫攻击他们」。无论是撒但的煽动,还是神的允许,问题的根源都是来自人的里面。当大卫的国度被神坚立到一个地步,他内心里的骄傲也渐渐增长,以色列人也日益骄傲自信。因此,「耶和华又向以色列人发怒」,一面要暴露大卫骄傲的本相,一面也要对付百姓肉体的骄傲。
  • 神曾经应许亚伯拉罕,要使他的后裔像天上的星星那样数不过来(创十五5;二十二17;二十六4)。只有神才能「数点星宿的数目,一一称它的名」(诗一百四十七4),只有神才能数点以色列人(代上二十七23-24);只有主人才有权数点自己的羊群(耶三十三13),只有神才有权数点祂的百姓。大卫并不是「耶和华的产业」(二十一3)的主人,因此,任何不是神所吩咐的数点,不但影响了人的信心,也抢夺了神的主权。
  • 神曾经吩咐摩西两次数点以色列人,第一次是为了准备争战(民一1-3),第二次是为了进迦南分地业(民二十六1-2)。但以色列此时没有征战,也不必分地业。大卫「数点百姓」(2节),动机可能是为了炫耀国力、自我欣赏(箴十四28);也可能因为在平定押沙龙叛乱以后,增加了「亚多兰掌管服苦的人」(二十24),要统计有多大实力来从事建设;因为后来「所罗门仿照他父亲大卫数点住在以色列地所有寄居的外邦人」(代下二17),就是为了给他们分派劳役(代下二18)。
  • 大卫数点百姓,希西家炫耀宝库(王下二十13),结果都跌得很惨。当事奉神的人开始沾沾自喜地数点成就、计算功劳的时候,往往也是跌倒的前奏。因此,「夸口的,当指着主夸口」(林前一31),我们只有数算自己的软弱、数算神的恩典,才能单单归荣耀于神。
  • 「从但直到别是巴」(2节),代指以色列全境。

【撒下廿四3】「约押对王说:『无论百姓多少,愿耶和华——你的神再加增百倍,使我主我王亲眼得见。我主我王何必喜悦行这事呢?』」

【撒下廿四4】「但王的命令胜过约押和众军长。约押和众军长就从王面前出去,数点以色列的百姓。」

  • 约押是一个体贴肉体的人,但有时也会说出对的话来(3节;十九5-7)。体贴肉体的人属灵的光景总是起起伏伏、时好时坏,但也能被神使用。
  • 约押可能发现大卫因为国力日强,变得日益骄傲,不再那么谦卑了,所以谏言:「我主我王何必喜悦行这事呢」(3节)。但属灵的大卫一旦骄傲的本相被引动起来,也会固执己见,和体贴肉体的人没有两样,结果「王的命令胜过约押和众军长」(4节),没有虚心纳谏。

【撒下廿四5】「他们过了约旦河,在迦得谷中、城的右边亚罗珥安营,与雅谢相对,」

【撒下廿四6】「又到了基列和他停·合示地。又到了但·雅安,绕到西顿,」

【撒下廿四7】「来到推罗的保障,并希未人和迦南人的各城,又到犹大南方的别是巴。」

【撒下廿四8】「他们走遍全地,过了九个月零二十天,就回到耶路撒冷。」

【撒下廿四9】「约押将百姓的总数奏告于王:以色列拿刀的勇士有八十万;犹大有五十万。」

  • 5-7节列出了大卫的国度的范围:从约旦河东迦得支派最南面亚嫩谷边的「亚罗珥」(5节;民三十二34)开始,往北「到了但·雅安」(6节),然后向西「绕到西顿」(6节)、来到地中海边「推罗的保障」(6节),最后向南直到旷野边缘、「犹大南方的别是巴」(7节)。约押一行按逆时针的方向走遍了整个以色列,「惟有利未人和便雅悯人没有数在其中,因为约押厌恶王的这命令」(代上二十一6)。
  • 「约押和众军长」(4节)用了「九个月零二十天」(8节)来数点百姓,表明当时四境平安,并没有准备战争的需要。这「九个月零二十天」,和大卫与拔示巴行淫怀孕生子的时间差不多。
  • 在以色列人进入迦南之前,「从二十岁以外、能出去打仗的」(民二十六2),犹大支派「共有七万六千五百名」(民二十六22),北方十个支派合计五十四万八千四百八十名(民二十六51)。现在经过了四百年,犹大支派增长了554%,北方十个支派却只增长了46%。
上图:示巴叛乱,约押点数以色列人:1、示巴叛乱,大卫令亚玛撒去招聚以色列人,但误了期限,约押领人到基遍杀了他(撒下二十4-10);2、约押追示巴,走遍以色列各支派,到了亚比拉,示巴在亚比拉被一个妇人所杀(撒下二十14-23);3、大卫从基列·雅比城将扫罗和约拿单的骸骨运回,葬在洗拉(撒下 二十一12);4、大卫令约押走遍全地数点以色列人(撒下二十四2-9)。

上图:示巴叛乱,约押点数以色列人:1、示巴叛乱,大卫令亚玛撒去招聚以色列人,但误了期限,约押领人到基遍杀了他(撒下二十4-10);2、约押追示巴,走遍以色列各支派,到了亚比拉,示巴在亚比拉被一个妇人所杀(撒下二十14-23);3、大卫从基列·雅比城将扫罗和约拿单的骸骨运回,葬在洗拉(撒下 二十一12);4、大卫令约押走遍全地数点以色列人(撒下二十四2-9)。

【撒下廿四10】「大卫数点百姓以后,就心中自责,祷告耶和华说:『我行这事大有罪了。耶和华啊,求祢除掉仆人的罪孽,因我所行的甚是愚昧。』」

【撒下廿四11】「大卫早晨起来,耶和华的话临到先知迦得,就是大卫的先见,说:」

【撒下廿四12】「『你去告诉大卫说,耶和华如此说:“我有三样灾,随你选择一样,我好降与你。”』」

【撒下廿四13】「于是迦得来见大卫,对他说:『你愿意国中有七年的饥荒呢?是在你敌人面前逃跑,被追赶三个月呢?是在你国中有三日的瘟疫呢?现在你要揣摩思想,我好回复那差我来的。』」

【撒下廿四14】「大卫对迦得说:『我甚为难!我愿落在耶和华的手里,因为祂有丰盛的怜悯。我不愿落在人的手里。』」

  • 大卫数点百姓,既是人出于骄傲、偷窃神的荣耀,又是神要管教犯罪的百姓(1节)。因此,圣灵很快在大卫里面做工,让他认清自己「所行的甚是愚昧」(10节),因此「就心中自责」(10节),主动向神认罪。
  • 从大卫起意数点百姓,到神派先知迦得来传话的时间,与从大卫和拔示巴行淫,到神派先知拿单来谴责他的时间差不多,都是十个月左右。但这次是大卫主动认罪以后,然后神才差遣先知迦得来宣告刑罚(11节)。
  • 神让大卫选择的「三样灾」(12节),每样都是不谨守遵行神的诫命所当受到的咒诅(申二十八15-23),每样都足以打掉人肉体的骄傲。但大卫并没有直接从中选择一样,而是情愿「落在耶和华的手里」(14节),请神来决定惩罚的方法。因为他知道神是「有丰盛的怜悯」(14节)的神,知道「祂的怒气不过是转眼之间;祂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。一宿虽然有哭泣,早晨便必欢呼」(诗三十5)。但实际上,大卫是选择了第三样灾,也就是与百姓一同受罚。因为作王的大卫在「饥荒」中也能优先得着食物的供应,在「被追赶」中也会优先得着保护,惟独「瘟疫」能使王和百姓同样「落在耶和华的手里」。
  • 「七年的饥荒」(13节),可能是「三年的饥荒」(代上二十一12;七十士译本)。

【撒下廿四15】「于是,耶和华降瘟疫与以色列人,自早晨到所定的时候;从但直到别是巴,民间死了七万人。」

【撒下廿四16】「天使向耶路撒冷伸手要灭城的时候,耶和华后悔,就不降这灾了,吩咐灭民的天使说:『够了!住手吧!』那时耶和华的使者在耶布斯人亚劳拿的禾场那里。」

【撒下廿四17】「大卫看见灭民的天使,就祷告耶和华说:『我犯了罪,行了恶;但这群羊做了什么呢?愿祢的手攻击我和我的父家。』」

  • 这是一场非常大的瘟疫,不到一天,「民间死了七万人」(15节),减少了5%的人口。
  • 「从但直到别是巴」(15节)指从以色列的最北方到最南方,代指整个以色列。瘟疫可能从北方开始,到了便雅悯支派和犹大支派之间的耶路撒冷结束。因此,瘟疫影响的范围可能在北方的支派,神是公义的,祂绝不会滥杀无辜,因瘟疫而死的人很可能都属于押沙龙叛乱之后、继续参加示巴叛乱的北方支派(二十2)。
  • 「后悔」(16节)原文是「怜悯、后悔」,是用拟人的方式来表达神的怜悯:祂「断不喜悦恶人死亡,惟喜悦恶人转离所行的道而活」(结三十三11),所以用恩典的赦免遮盖了公义的刑罚。神所降的本来是「三日的瘟疫」(13节),现在只是「自早晨到所定的时候」(15节),显明「祂没有按我们的罪过待我们,也没有照我们的罪孽报应我们」(诗一百零三10)。
  • 「耶布斯人」(16节)是原来住在耶路撒冷的迦南人,大卫攻占了耶路撒冷以后,并没有赶走这里的原住民。「耶布斯人亚劳拿的禾场」(16节)位于大卫城北面的摩利亚山头,所以大卫从王宫里就可以「看见灭民的天使」(17节)。
  • 在大卫祷告(17节)之前,神已经怜悯百姓、「不降这灾了」(16节)。但大卫「看见灭民的天使」,并没有听到神吩咐天使「够了!住手吧」(16节),所以继续祷告。
  • 大卫在祷告中不但再次认罪,更求神把刑罚加在自己身上,好让百姓能得着释放。大卫作为神的百姓「以色列的君」(七8),知道自己的职责是服事神的百姓,所以他愿意为了百姓而牺牲自己。然而,大卫固然是暴露了肉体的骄傲,但神「激动大卫」(1节)数点百姓,更重要的目的是因为「对以色列人发怒」(1节)。所以神「降瘟疫与以色列人」(15节),而不是大卫和他的父家(17节),也没有指示大卫为自己的罪献上赎罪祭(利四2-3)。因此,这个祷告实际上是一个中保的祷告,大卫的代求实际上是预表弥赛亚君王的中保。
上图:摩利亚山上的亚劳拿的禾场位于大卫城的上方。

上图:摩利亚山上的亚劳拿的禾场位于大卫城的上方。

【撒下廿四18】「当日,迦得来见大卫,对他说:『你上去,在耶布斯人亚劳拿的禾场上为耶和华筑一座坛。』」

【撒下廿四19】「大卫就照着迦得奉耶和华名所说的话上去了。」

【撒下廿四20】「亚劳拿观看,见王和他臣仆前来,就迎接出去,脸伏于地,向王下拜,」

【撒下廿四21】「说:『我主我王为何来到仆人这里呢?』大卫说:『我要买你这禾场,为耶和华筑一座坛,使民间的瘟疫止住。』」

【撒下廿四22】「亚劳拿对大卫说:『我主我王,你喜悦用什么,就拿去献祭。看哪,这里有牛可以作燔祭,有打粮的器具和套牛的轭可以当柴烧。」

【撒下廿四23】「王啊,这一切,我亚劳拿都奉给你』;又对王说:『愿耶和华——你的神悦纳你。』」

  • 「耶布斯人亚劳拿的禾场」(18节)位于大卫城后面略高一点的摩利亚山(代下三1),所以说大卫「上去了」(18节)。这个禾场是天使要执行公义、准备灭城的地方(16节),也是神主动施恩、停止降灾的地方(16节)。而摩利亚山更是神指示亚伯拉罕献以撒的地方(创二十二2),这里既有亚伯拉罕的信心和顺服,又有神的代赎和恩典的预备,所以亚伯拉罕给这里起名叫「耶和华以勒」(创二十二14),意思是「在耶和华的山上必有预备」(创二十二14)。现在,神再次指示大卫在「耶和华以勒」筑坛献祭,作为自己赦免和施恩典的记号。后来,所罗门在这里建了圣殿(代下三1)。
  • 「亚劳拿」又名「阿珥楠」(代上二十一15),原文「亚劳拿 אֲרַוְנָה」的拼法由「阿珥楠 אָרְנָן」变化而来。有一则来历不明、但颇为流行的传说,说「亚劳拿」和「阿珥楠」是兄弟俩,他们弟兄的彼此相爱甚至感动了神;然而这既不符合圣经、也没有犹太教经典的根据,实质是高举人的爱心、否定人的全然败坏。
  • 神亲自指示大卫在摩利亚山筑坛献祭(18节),表明祂在对付罪的同时,早已预备好了人与祂和好的方法。人没有办法靠着自己与神和好,也不可能倚靠自己的觉醒或爱心主动认罪悔改,而是神主动预备了恩典和救赎。这就是「耶和华以勒」:神为我们预备救恩、为我们预备新的生命,引导我们求祂「为我造清洁的心,使我里面重新有正直的灵」(诗五十一10)。
上图:艺术复原图:从摩利亚山上的亚劳拿的禾场俯瞰大卫城。亚劳拿的禾场只是很小的一片地方,所以大卫用「五十舍客勒银子」就买了那禾场与牛(撒下二十四24)。但建造圣殿需要整个摩利亚山头,所以后来大卫又支付了「六百舍客勒金子」(代上二十一25)。「亚劳拿」又名「阿珥楠」(代上二十一15)。在华人基督徒网站、甚至讲台上流传着一种「犹太人的传说」,认为「亚劳拿」和「阿珥楠」是彼此相爱的兄弟俩,他们的爱甚至感动了神,所以大卫挑选这块地建造圣殿,不少牧者甚至还引申出「阿珥楠的禾场」的教导。但这种传说在犹太人中找不到出处,在西方教会流传得也很少,只是一则来自不明的心灵鸡汤,不但与救恩毫不相干,还会高举人的爱心、混淆神借着摩利亚山显明的属灵真意:救恩完全是「耶和华以勒」。

上图:艺术复原图:从摩利亚山上的亚劳拿的禾场俯瞰大卫城。亚劳拿的禾场只是很小的一片地方,所以大卫用「五十舍客勒银子」就买了那禾场与牛(撒下二十四24)。但建造圣殿需要整个摩利亚山头,所以后来大卫又支付了「六百舍客勒金子」(代上二十一25)。「亚劳拿」又名「阿珥楠」(代上二十一15)。在华人基督徒网站、甚至讲台上流传着一种「犹太人的传说」,认为「亚劳拿」和「阿珥楠」是彼此相爱的兄弟俩,他们的爱甚至感动了神,所以大卫挑选这块地建造圣殿,不少牧者甚至还引申出「阿珥楠的禾场」的教导。但这种传说在犹太人中找不到出处,在西方教会流传得也很少,只是一则来自不明的心灵鸡汤,不但与救恩毫不相干,还会高举人的爱心、混淆神借着摩利亚山显明的属灵真意:救恩完全是「耶和华以勒」。

【撒下廿四24】「王对亚劳拿说:『不然。我必要按着价值向你买;我不肯用白得之物作燔祭献给耶和华——我的神。』大卫就用五十舍客勒银子买了那禾场与牛。」

【撒下廿四25】「大卫在那里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,献燔祭和平安祭。如此,耶和华垂听国民所求的,瘟疫在以色列人中就止住了。」

  • 大卫说:「我不肯用白得之物作燔祭献给耶和华——我的神」(24节),因为他知道,神不在乎我们为祂做了什么,也不在乎我们向祂献了什么,而是在乎我们这个人:「耶和华喜悦燔祭和平安祭,岂如喜悦人听从祂的话呢?听命胜于献祭;顺从胜于公羊的脂油」(撒上十五22)。「白得之物」不必付出顺服的代价,祭物献上了,人的心还留着,所以在神的眼里毫无价值。在网络时代,我们若不肯付上真实的代价,而是满足于用社交媒体里的属灵套话来代替膝盖上的代祷,用转发别人的属灵文章来代替生命对生命的影响,也是用「白得之物」来献祭,只能自我满足、自我安慰,在神面前并不蒙悦纳。
  • 「禾场」(18节)就是「打谷场」,地方并不大。大卫先是用「五十舍客勒银子买了那禾场与牛」(24节),用来筑坛献祭。后来又付了「六百舍客勒金子」(代上二十一25),买了整个山头,使「这禾场与相连之地」(代上二十一22)成为大卫家的产业,预备用来建圣殿。
  • 「耶和华垂听国民所求的」(25节),并不是垂听了他们的认罪悔改,而是悦纳了他们借着「燔祭和平安祭」(25节)所表明的全然奉献、与神相交的心志。因为在百姓认罪悔改之前,神已经停止降灾了(16节)。所以神并没有指示大卫献上赎罪祭,而是让他献上「燔祭和平安祭」作为回应。新约的救恩也是神自己预备的,人还没有认罪悔改,神就主动「设立耶稣作挽回祭」(三25)。因此,不是百姓的认罪悔改停止了瘟疫,也不是信徒的认罪悔改换取了救恩,是神主动将「悔改的心和赦罪的恩赐给以色列人」(徒五31),并且「也赐恩给外邦人,叫他们悔改得生命」(徒十一18)。而人的回应应当是「燔祭和平安祭」,也就是「将身体献上,当作活祭」(罗十二1),并且在平安生命里彼此相交、又「与父并祂儿子耶稣基督相交」(约壹一3)。
  • 「瘟疫在以色列人中就止住了」(25节),指得瘟疫的人逐渐痊愈了。
  • 圣灵并没有记录「耶和华又向以色列人发怒」(1节)的原因,因为祂要我们注意的不是人的罪,也不是人的悔改,而是「耶和华以勒」(创二十二14)。神指示大卫在「耶和华以勒」筑坛献祭,而大卫体贴神的心意,买下了这块「耶和华以勒」的地,完成了建殿的预备。神借着大卫向百姓显明了「耶和华以勒」,表明祂将用自己的预备使国度坚立,此后大卫国度的中心,就是耶路撒冷的圣殿:「神在其中,城必不动摇」(诗四十六4)。至此,大卫才「按神的旨意服事了他那一世的人」(徒十三36另译;英文ESV、NSAB译本),完成了他一生的使命。
  • 大卫是合神心意的人(撒上十三14;徒十三22),但并不是一个不会犯罪的人。只要是亚当的后裔,无论怎样立志努力遵行神的旨意,都无法脱离肉体的软弱。但神却是一位化腐朽为神奇的神,「祂从灰尘里抬举贫寒人,从粪堆中提拔穷乏人」(撒上二8)。大卫第一次犯罪,神却赐下了圣殿的建造者所罗门;第二次犯罪,神却预备了建造圣殿的亚劳拿禾场。因此,大卫之所以合神心意,并不是因为他的行为合神心意,而是因为他的一生显明了神拣选人、救赎人、挽回人、造就人的心意和工作法则,让每一个灵里看见的人都能敬畏神、顺服神、倚靠神,接受圣灵使我们的「心意更新而变化」(罗十二2)。正如大卫对自己一生的总结:「我曾耐性等候耶和华;祂垂听我的呼求。祂从祸坑里,从淤泥中,把我拉上来,使我的脚立在磐石上,使我脚步稳当。祂使我口唱新歌,就是赞美我们神的话。许多人必看见而惧怕,并要倚靠耶和华」(诗四十1-3)。